半年多前,我決定要看完全部黑澤明長片,雖然三十套長片中還有兩套未看,但至少我想我能稍稍看懂〈黑擇明〉頭段所暗示的電影材料。
很多人談〈黑擇明〉都專注於自殺一事,亦即是副歌內容,這當然是沒錯的,林夕本人也在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致辭時標示出這個面向,但我更想思考「黑澤明/黑擇明」的主歌意思。
「他不姓黑/不怕黑」。他的姓氏是黑澤,但最初年幼的他是怕黑的。所謂怕黑有兩個意思,一是字面意思,二是察覺到人性的黑暗面。這都在《蝦蟆的油》中詳細寫了關東大地震和此兩個意思有關之親身經驗。
「選了光」比字面意思更有深意。《說文》:「選,遣也⋯巽,遣之⋯一曰選,擇也。」又《說文》:「光,明也。」所以,既然選光即擇明,在第三句,其實已經暗底裡點題了。誰擇明?一是父母為孩子命名,二是黑澤明受做電影解說員我哥哥影響而對電影有莫大興趣。《蝦蟆的油》書中有一列表記低他由九歲到十九歲看的電影,這再連繫到歌詞下一句「叫最暗黑的戲院發出光」。列表後他寫下這一句「連我自己都驚訝,看的都是名留青史的經典作品」,所以「發出光」不止指戲院播影片,而更指影史中的重要影片本身已是一道令觀眾眼界大開的光芒。
「臨行仍不肯撒手拍出一片彩色」表明後期黑澤明由黑白轉用彩色,拍了七套彩色片,雖然「臨行前」一句頗不準確,因為他轉拍彩色後廿八年後才逝世,但最有「一片彩色」的我想林夕必定指《夢》(1990)。「給仰望」無疑是給觀眾仰望,一來仰望的是那種彩色運用豐富得像艾慕杜華,二來《夢》比起以往又壯烈又宏大的劇情片,它一改前路變成是短片合集,劇情也是奇幻卻又難捉摸的。一個創作者不甘於以往成功的模式,而在後期改變創作路向,是薩依德《論晚期風格》已在討論的事情,只是他的重點在音樂和文學。
「他很有心/很會講/黑暗中」的「黑暗」也是有二義。一指黑澤明頭二十三套黑白片,同時二指人性的黑暗和人在不美好的社會處境中的故事,所以取第二義的話,是不需只限於黑白片。「老百姓怎麼發出熱與汗」,這句令我特別想到《深淵》(1957)中在那特別低矮的地方中的老百姓怎麼過日子和面對悲慘事情時的反應,最後苦中作樂後仍要繼續面對現實,都令我有深刻印象。
「人又有幾多怕光要急於往花瓣下/被探望」開始帶入自殺之主題。以我的觀影記憶,殺戮情節不少,但我似乎想不到有重要角色自殺的情節。這肯定跟黑澤明的個人經驗有關,《蝦蟆的油》中〈不想寫的事〉一節寫到對黑澤明影響極大的哥哥27歲的自殺和黑澤明的既後悔又無奈的心情,然後此歌曲就正式進入直路,圍繞最後一句「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作不同方面的發揮。
最後寫一句此篇名的來源是由我所讀的中譯本《蝦蟆的油》而轉用的,該書副標題是「黑澤明尋找黑澤明」,我參考林夕轉用一字由「澤」變「擇」,希望我也是擇了一個好題目。
陳奕迅 - 黑擇明
作詞:林夕
作曲:C.Y. Kong
編曲:C.Y.
監製:Alvin Leong / C.Y.
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圖片來源:作者
コメント